学习语|文化是城市的灵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文化是城市的灵魂”。城市的气质,远看是风景,近看是生活。文化生活丰富的城市,总是充满着温度。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,其中之一就是“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”,强调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,提高市民文明素质。今天,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,邀您一同学习领会。
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、文化古迹、人文底蕴,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

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、文化古迹、人文底蕴,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。文化底蕴毁掉了,城市建得再新再好,也是缺乏生命力的。
——2019年2月1日,习近平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
文化是城市的灵魂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,是城市内涵、品质、特色的重要标志。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,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,像对待“老人”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,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,让人们记得住历史、记得住乡愁,坚定文化自信,增强家国情怀。
——2019年11月2日,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
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,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,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。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,这里的丝弦、高腔、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,与时俱进发展好。
——2024年3月19日,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
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、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,既要改善人居环境,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

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、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,既要改善人居环境,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,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。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,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,让城市留住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。
——2019年2月1日,习近平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
保护好传统街区,保护好古建筑,保护好文物,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。对待古建筑、老宅子、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、尊崇之心。
——2021年3月24日,习近平在福州考察时的讲话
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润城、以文兴业,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,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、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。天津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,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,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、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,进一步彰显天津的现代化新风貌。
——2024年2月2日,习近平在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
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,加强公民道德建设,推进书香社会建设,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

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,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、均等化,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,加强公民道德建设,推进书香社会建设,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。
——2023年7月7日,习近平在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
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,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,传承弘扬红色文化,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,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,推进书香社会建设,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。
——2023年12月1日,习近平在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
要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,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,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。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、革命文化、海洋文化、民俗文化资源,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发展壮大文化产业。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持续推进移风易俗。
——2024年12月17日,习近平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
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:亓淦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