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: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
始终坚持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遵循
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
 ·[视频]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·江河见证丨守护好“中.. ·[视频]潜伏敌营的“佩剑将军”(上) ·[视频]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丨书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 ·[视频]我的土地我的家丨第34个全国土地日公益宣传片 ·[视频]天宫TV | 光耀天际,见宇宙之美 ·[视频]无名者之歌 ·[视频]黑猫警长又双叒更新啦! ·[视频]速看!防间保密微视频《消失的“她”》 ·[视频]先睹为快!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主题片来了~ ·[视频]天宫TV | 给我们一个小桌子 还你们一个菜园.. ·[视频]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片 ·[视频]首个全国生态日|中国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来啦! ·[视频]提前184天!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进展 ·[视频]案例展示|第1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 ·[视频]消失的他,一个隐藏20多年的秘密….. ·[视频]激情燃烧的岁月丨《飞航印记》第3集 ·[视频]英雄归来!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精.. ·[视频]沙画|春风印记 ·[视频]一系列政策信号给民营经济吃下“长效定心丸” ·[视频]文物中的红色基因丨周恩来写给中共淮安县委的信

中国式烹饪对PM2.5贡献几何?

发布时间:2014-01-06  来源:环境与生活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北京市对外事务办公室主任10月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抛出“中国人的烹调对PM2.5的贡献也不小”一说,立即招来网上一片吐槽。有骂“不让人吃饭”的,也有调侃“吃饭也应限号摇号”的。这话听起来似乎可笑,却并非无稽之谈。呛鼻的烹饪油烟中含有细颗粒物、醛类和多环芳烃等众多健康杀手,正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。且不说它们排到室外能对大气污染有多大影响,危害家人健康是毋庸置疑的。

  厨房油烟确实增加肺癌发病率

  ◎季天也

像爆炒、油炸、煎烙、烧烤等连精炼油都容易“忍不住”冒烟的高温烹调方式,应该降低烹饪频次。

  北京市对外事务办公室主任10月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抛出“中国人的烹调对PM2.5的贡献也不小”一说,立即招来网上一片吐槽。有骂“不让人吃饭”的,也有调侃“吃饭也应限号摇号”的。这话听起来似乎可笑,却并非无稽之谈。呛鼻的烹饪油烟中含有细颗粒物、醛类和多环芳烃等众多健康杀手,正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。且不说它们排到室外能对大气污染有多大影响,危害家人健康是毋庸置疑的。

做饭时的油烟是几百种物质的混合体,很多对肺和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毒性作用。    来源:美国《纽约时报》

  中国妇女肺癌发病率全球最高

  提到室内空气污染,人们最直接想到的通常是家装材料散发的甲醛、氡气,或者是烟民制造的二手烟,但对来自厨房的“暗箭”上心的人却不多。然而,中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统计数据却显示,2000年~2005年,中国女性的肺癌发病率增幅高于男性,女性为41.6%,男性为26.9%。

  台湾高雄大学一项发表在美国《流行病学》杂志的研究发现,妇女做饭的时间越久,罹患肺癌的风险越高。每天做饭的人最容易患肺癌。那些等油热再下锅的妇女患癌风险高于“热锅凉油”方式者。

 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研究指出,世界上不吸烟的人当中,中国妇女肺癌发病率最高。平均每10万名妇女中,有21人染上肺癌。中国的男性的吸烟率为60%,女性才占4%,罪魁祸首应该就是厨房的油烟。

 

各类食用油如未经过精炼,烟点均较低,精炼后,烟点几乎都在230℃以上。

  油烟是几百种物质的混合体

 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(NCBI)官网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,做饭时的油烟是几百种物质的混合体,它因食用油与食物在高温时发生剧烈化学变化而生。因烹调方式的不同,油烟可能包含了多种醛类、酮类、醇类、有机酸、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等。当然,越来越为人熟知的PM2.5,也是室内空气污染大户。

  油烟中的这些成分基本都是有害的,对肺和免疫系统都有明显的毒性作用,甚至还有致癌性、致突变性。其中比较知名的有:多环芳烃类的苯并(a)芘,它是香烟中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确定的Ⅰ类致癌物;镉、汞等毒性较大的重金属,具有肾毒性(引起肾脏毒性反应)和神经毒性;丙烯醛,对眼睛、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性和急性毒性,在一战中曾被用作化学武器。这些有害物质只要搭上PM2.5这趟“快车”,就能轻易突破人体鼻黏膜、气管、支气管等障碍,直达肺泡。

  毒理学中有一条原则——剂量决定毒性,“有多少”比“有没有”更重要。PM2.5是普遍存在的,我们吃的饭、喝的水、呼吸的空气都不乏各种有害物质的身影,但我们之所以没有因此“毒发身亡”,是因为正常情况下接触到的含量总是在安全范围内。那么,油烟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究竟值不值得警惕呢? 

 

各种烹饪方式对食物营养素的影响

  油烟多少跟烹调方式有关

  油烟的多少跟烹调方式、食用油种类和加热温度关系密切。

  瑞士《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国际期刊》上刊登的一篇论文,详细地研究了油烟污染问题。首先,他们将监测设备放在距灶具1米处的地方,以炸鸡为监测对象、电磁炉为灶具,在不开抽油烟机的情况下,测定了做饭前后2小时内总颗粒物和PM2.5的浓度变化。监测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:做饭前(20分钟)、炊具和食用油加热(4分钟)、开始烹调(8分钟)、关火之后(88分钟)。

  以炸鸡为例,总颗粒物浓度从“烧油”开始急速攀升,到刚刚关火时的浓度最高,之后浓度下降也比较快;但PM2.5在做完饭后却还“赖着不走”:前两阶段的浓度几乎没有变化,从开始烹炸时浓度快速升高,关火后20分钟才达到最大值,直到测试结束,PM2.5的浓度也仅仅比最高时下降了30%。

  该研究还在电磁炉加热、开着油烟机的情况下,对比不同烹调方式和温度对污染物的影响。结果显示,从启动电磁炉到停火后30分钟,用炒锅炸鸡产生的PM2.5污染最严重,平均浓度达到230.9微克/立方米,按照我国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,已经属于重度污染;平底锅煎鸡排次之,PM2.5的平均浓度是143.7微克/立方米,而如果用水煮的方式,不论食材是鸡蛋、蔬菜还是面条,PM2.5的平均浓度都只有约30微克/立方米。

  如此看来,以油大、爆炒菜品居多的中式烹饪被指污染重,并不冤枉。对于与油烟零距离接触的餐饮业工作人员和经常在家下厨的人来说,油烟的危害可不能小觑。

  别等油冒烟再下锅

  要想不让油烟弥漫整个厨房,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握好做菜的“火候”。

  食用油加热到一定温度,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而明显冒烟,这个温度叫做食用油的烟点。烟点的高低跟食用油的种类有关,而对同一种类的油来说,精炼程度越高则烟点越高。

  德国食品协会的资料显示,未精炼的食用油中,葵花籽油的烟点是107℃,大豆油和花生油都是160℃,芝麻油177℃,初榨橄榄油较高,接近200℃。各种精炼油经过精炼工艺过滤后,去掉容易使油冒烟的诸多杂质,烟点几乎都在230℃以上。

  不少家庭炒菜时都有等油冒烟再下锅的习惯:先把食用油烧热,看到冒烟之后放入葱、姜、蒜等调料爆香,再食材下锅,炒出口味鲜美的菜肴。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刘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,以前食用油精炼工艺还没普及,人们用的基本都是烟点较低的“粗油”,而炒菜的温度在200℃左右,不等冒烟油温必然不够。现在家家户户用的多是精炼油,烟点高了,再等冒烟就“过火儿”了,这既有损口感又伤害健康,可谓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

  一般说来,油的颜色越纯越淡,烟点越高。刘颖还提醒说,即便是精炼油,反复用来烹调加热也会使油内杂质增多,导致烟点降低,容易冒烟。任何食用油的烟点高低也取决于自由脂肪酸的酸度(FFA),酸性越低,烟点越高。所有精炼油,比如菜籽油、葵花油、花生油、亚麻油、稻米油等的酸度几乎接近于零。

一般说来,油的颜色越纯越淡,烟点越高。

  尽量选用烟点高的油

  比起热油炝锅,热锅凉油才是正确且健康的炒菜原则。美国生活网站“阿邦网”指出,不粘锅、无大量油烟、保持食材新鲜等都是热锅凉油的好处。放油时机的感知方法有三:一是把手伸到离油面0.6~0.9米的高度,有热感;二是向锅里滴水,水滴立即咝咝作响并很快汽化消失;三是看到锅轻微冒烟。下油下菜后,先盖上锅盖,借着水蒸气焖熟再开盖翻炒,之后加盐调味,出锅,可以一并减少油烟和食材的营养流失。

  若要用炒、煎、炸等温度较高的方法烹饪食物,最好选用精炼的花生油、芥花油等烟点高的油,烟点较低的油则适用于调味,或让食物看起来更鲜亮、口感更柔滑、味道更鲜美,对于初榨橄榄油而言,这样还有利于其营养成分的保持。

  当然,通风也不能忽视。厨房应该关门开窗,保证通风又不污染其他房间,开放式厨房对污染物的稀释更有利,但也意味着油烟的影响范围更大,开窗也就显得更重要。最好是,抽油烟机和窗户都提早打开,晚点关上,不让污染物长期逗留于屋内。

  从健康安全的角度说,蒸、煮、炖这种以水为基础的烹饪方式比较“友好”,爆炒、油炸、烧烤之流相对伤身。出于善待做饭者的考虑,像爆炒、油炸、煎烙、烧烤等连精炼油都容易“忍不住”冒烟的高温烹调方式,应该降低烹饪频次,做出来的食物最好用来解馋而不是作为家常饭。

  多种烹饪方式混搭最赞

  从营养方面看,用蒸、高压蒸煮和微波炉烹饪,食材中的营养素流失得最少。《雀巢专业营养杂志》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各类烹调方式的营养素得失。

  比如,文火炖汤会损失一小部分对热敏感的维生素,也容易增加脂肪的摄入,但维生素损失量极小,再加上这种菜品是汤和“干货”被人照单全收,有利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,是一种“环境友好型”的烹调方法;沸水快煮会让水溶性维生素(维生素B1、维生素C)从食物中大量溶解到并不用来喝的水中,却是一种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;烘焙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(虽然可致癌,却不一定会达到危害健康的含量),但保证了大部分维生素都能吃到肚子里;最不健康的油炸烹调也会产生丙烯酰胺,又有高脂肪,但同样也能保住食物的大部分维生素,甚至可能增加维生素E的含量。

  综合以上多方面的信息,每一餐的菜样都应该由多种烹饪方式混搭做成,优势互补,既能均衡营养,还能满足口腹之欲。但相比蒸、煮、炖,高温大油烹饪食物还是少用为妙。这就要求人们在口味的追求上稍微节制一点儿,毕竟食物的营养要建立在安全之上。

  煎、烤、炸食物所含的营养,也可以靠其他方式获得,但油烟和高温烹调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就不容易消除了。尽管连续做上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得有什么问题,但这种可以避免的风险,还是少少益善。

中国公众新闻摘编亓淦玉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(华声国际大厦)1层 1 2 1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